首页 生活指南 正文内容

林海音的简介(林海音的简介30字)

阿立指南 生活指南 2022-09-25 05:09:10 127 0

林海音简介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女,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著名作家。1921年林海音随父母返回台湾。1923年随父母迁到北京,定居城南。2001年12月1日,林海音病逝于台北振兴医院,享年83岁。

1948年回到台湾,开始文学创作。曾担任《世界日报》记者、编辑,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一生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林海音于1994年荣获世界华文作家协会及亚华作家文艺基金会颁赠的向资深华文作家致敬奖,于1998年获世界华文作家大会颁终身成就奖。

林海音是位可敬可爱的人,她会说闽南话,又能讲一口漂亮的北京话,是重要的“京味文学”创作者。她的女儿夏祖丽把林海音定位为海内外著名女作家、深得众望的名编辑、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名女人。林海音在写作上是热情的,在编辑上是冷静的,而在出版上是有魄力、有眼光的。

扩展资料:

1960年《城南旧事》的出版,奠定了林海音在文学界的传世地位。她的文字风格深沉优美,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用最简单的语言陈述最真情的故事。

但文坛尊称林海音为林先生,不仅因为她的作品,还因为她为文坛努力发掘林怀民、七等生、黄春明等新人,并鼓励停笔的杨逵、钟肇政、廖清秀等老作家再度写作。

林海音家的客厅被誉为半个台湾文坛。在特殊年代的风声鹤唳中,她开拓出一方纯文学的天地。因为文字里的亲切,林海音的文学作品跨越时空,成为两岸人共有的阅读记忆。她是作家,是编辑,更是见证了战后台湾文学走向成熟的母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林海音

林海音的简介(林海音的简介30字) 第1张

林海音的简介

林海音 - 作家 编辑词条

B 添加义项

?

林海音(1918年3月18日-2001年12月1日),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广东蕉岭,生于日本大阪,作家。提出了“纯文学”的概念,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一生创作了多篇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产量十分可观。其中小说《城南旧事》(1960年)最为著名。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1968-1995)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

基本信息

个人背景

职业:

作家

毕业院校:

北京新闻专科学校

个人概况

别名:

林含英,英子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日本大阪

出生日期:

1918年3月18日

逝世日期:

2001年12月1日

其他信息

中文名:

林海音

祖籍:

广东蕉岭

籍贯:

台湾苗栗县头份镇

其他作品:

《城南旧事》, 《春风》, 《晓云》, 《孟珠的旅程》

星座:

双鱼座

目录

1生平履历

2出版书籍

3家庭生活

4所获荣誉

5家庭成员

6相关事件

7作品介绍

折叠编辑本段生平履历

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绢笠町回生医院。

1921年,随着父母迁居北京,童年在古城北京度过,这里的一物一景深深地络印在她的心上,成为她台湾之外的另一个精神上的故乡。著名代表作《城南旧事》正是林海音以其温婉的文笔所书写出属于她北京童年的似水年华。林海音

林海音的成长岁月与大半20世纪50

《城南旧事》

林海音

林海音

林海音

林海音和孩子

年代作家相同,都经过旧时代的交替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熏陶。16岁考入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在学期间一边读书一边当实习记者,19岁毕业即任“世界日报”记者、编辑,主跑妇女新闻。而林海音也因为工作之故,认识了一生的伴侣夏承楹。两人于1939年5月13日在北平协和医院礼堂结婚,为当时北平文化界盛事。婚后住进夏家永光寺街的大家庭。

1948年,三十岁回到台湾,并开始发表文学创作。

1951年《联合日报》创刊,她被任为《联合日报》副刊主编

(1953-1963)时期,以敏锐的文学触感发掘相当多的人才,且重视台湾本土的作家,如林怀民、黄春明、郑清文、钟理和等。除外,并且鼓励日据时代停笔的老作家,例如杨逵、钟肇政、文心、陈火泉、施翠峰等再出发,是推动台湾文学的重要推手。

林海音本人的创作丰收期,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总共写了四部长篇小说:《晓云》《城南旧事》《春风》《孟珠的旅程》,和三本短篇小说集:《绿藻与咸蛋》《婚姻的故事》《烛芯》,产量十分可观。

1957午《文星杂志》创刊,林海音任编辑,同时又担任世界新闻学校教员。

1963年,因故离开主编十年的联副,但这样的挫折并未打击到她。

1967年她创办和主编了《纯文学》月刊,直到1972年《纯文学》停刊后,她又独立负责纯文学出版社,出版《纯文学丛书》。

1976年11月4日,中文报业协会第九届年会在香港富丽华酒店开幕,林海音以台湾代表团团员的身份出席,并发表演讲。她后期从事儿童文学。 林海音生活情趣广泛,不计牺牲,勇挑重担,慷慨助人,这些性格特点,可以说是承袭于父辈而发展于自身。由于父亲早逝,面对生活和社会的重压,林海音对社会的认识较之同龄人更成熟更深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她创作小说的动力和源泉。在北京时,林海音已开始了文学创作。

1968年,她和几位朋友合办了一份文学杂志《纯文学月刊》。编这份杂志时,

林海音

她曾亲笔发出了一百多封信,向编报时所拥有的基本作者邀稿,她的热情和真诚感动了好多人。《纯文学月刊》得到好评,产生了不少佳作。而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1968-1995)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如彭歌译的《改变历史的书》,子敏的散文集《小太阳》《和谐人生》,长篇小说《蓝与黑》《滚滚辽河》等都历久不衰。林海音夫婿何凡撰写《玻璃垫上》专栏超过三十年(1953-1984),彷佛是一部台湾社会发展史,纯文学特将这些珍贵的资料出版《何凡文集》,这套书并荣获图书主编金鼎奖。

1990年,林海音回到阔别了四十一年半的北京,并成为两岸文学交流的重要桥梁。她寄出全套的

搜索快读:《林海音奶奶讲寓言》

纯文学丛书和纯文学月刊给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还号召台湾出版界大量捐书以充实台湾文库;她又担任《当代

台湾著名作家代表作大系》顾问,完整介绍台湾作家作品。林海音的文学成就也获得中国大陆文学界的重视,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曾于1997年以及2000年举办“林海音作品研讨会”。

1918年

农历三月十八日出生于日本大阪绢笠町回生医院。父林焕文,台湾苗栗头份人,祖籍广东蕉岭;母林黄爱珍,台湾板桥人。

1921年

随父母返回台湾,在头份及板桥居住。二妹秀英出生。

1923年

随父母到北京,定居南城。三妹燕珠出生。

1925年

进入厂甸师大第一附小就读。弟弟燕生出生。

1926年

四妹燕瑛出生。

1927年

五妹燕玢出生。

1929年

幺弟燕璋出生。

1931年

五月,父亲焕文先生病逝于北京日华同仁医院,享年四十四岁。五月,进入春明女中就读。

1932年

四妹燕瑛(六岁)去世。幺弟燕璋(三岁)去世。

1933年

参加舞台剧《茶花女》演出。

1934年

考入成舍我先生创办的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就读。一边读书,一边在《世界日报》担任实习记者。结识《世界日报》编辑夏承楹。

1937年

正式担任《世界日报》记者,主跑妇女新闻。

1939年

五月十三日与夏承楹在北平协和医院礼堂结婚,为当时北平文化界盛事。婚后住进夏家永光寺街的大家庭。

1940年

转入北平师范大学图书馆担任图书编目工作。

1941年

老大祖焯诞生。

1945年

抗战胜利,迁出大家庭,搬至南长街自组小家庭。老二祖美诞生。《世界日报》复刊,重回《世界日报》主编妇女版。

1947年

老三祖丽诞生。

1948年

十一月,与夏承楹、三个孩子、妈妈爱珍及弟弟燕生、妹妹燕玢返回故乡台湾。

1949年

一月,开始在报上发表文章。当时文章多半发表于《中央日报》及《国语日报》。五月,进入《国语日报》担任编辑。十二月,主编《国语日报》「周末」版,一直编至一九五五年十月。

1951年

参加台湾青年文化协会主办的「夏季乡土史讲座」,为来台最早参加的文学活动。

1953年

十一月,受聘担任《联合报》副刊主编。十二月,老四祖葳诞生。

1955年

出版第一本散文集《冬青树》。

1956年

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创立,受聘担任教席。获第二届扶轮社文学奖。

1957年

十一月,《文星》杂志创刊,兼任文学编辑,至一九六一年十月为止。

1959年

第一部长篇小说《晓云》出版。

1960年

《城南旧事》小说集出版。

1963年

离开《联合报》。主编「联副」十年,培植作家无数,是台湾为人称道、令人怀念的文学副刊。

1964年

受聘担任台湾省教育厅儿童读物编辑小组第一任文学编辑,从此把笔头拓展至儿童文学。《绿藻与咸蛋》英文版出版,由殷张兰熙翻译。

1965年

辞去儿童读物编辑小组工作。四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访问四个月。自美返台经日本,访问出生地大阪回生医院。出版第一本儿童读物《金桥》。

1967年

一月,创办《纯文学月刊》,担任发行人及主编。

1968年

成立纯文学出版社。

1970年

加入“国立”编辑馆“国小国语”科编审委员会,并主稿一、二年级“国语”课本,直至一九九六年,共二十六年。

1971年

六月,将办了五十四期的《纯文学月刊》交还学生书局(学生书局接办八期后,于一九七二年二月停刊),专心办纯文学出版社。

1982年

《城南旧事》被上海制片厂拍成电影,由吴贻弓导演,该片多次获得国际影展大奖。

1983年

妈妈林黄爱珍女士去世,享年八十一岁。

1985年

《剪影话文坛》被台湾文化出版及学术界评选为一九八四年台湾最有影响力的十本书之一。

1988年

八月,到香港与分离三十七年、留在上海的三妹燕珠会面。八月,在汉城举办第五十二届国际笔会年会,韩国媒体组织台湾作家林海音、大陆作家萧干及韩国作家许世旭,谈海峡两岸及韩国之间文化交流。

1989年

主编出版何凡六百万字作品《何凡文集》,共二十六卷。

1990年

因主编《何凡文集》,获图书主编金鼎奖。五月,随台湾出版界负责人访问团到中国大陆,为离开北京四十一年半后首度踏上故土。

1992年

《城南旧事》英文版出版,由齐邦媛、殷张兰熙翻译。

1993年

赴北京参加《当代台湾著名作家代表作大系》新书发表会。与冰心、萧干同为此套书顾问,为两岸文学交流迈出一大步。

1994年

获得「世界华文作家协会」及「亚华作家文艺基金会」举办的第二届「向资深华文作家致敬」奖。

1995年

《城南旧事》绘图本出版(共三册),获《中国时报》开卷版最佳童书、《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最佳童书、金鼎奖推荐奖。年底,结束一手创办的纯文学出版社。创社二十七年来,出版了四百余本书,为文坛留下了一批质量优异的出版品。《城南旧事》日文版在日本出版,由杉野元子翻译。

1997年

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林海音文集》共五册。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林海音作品研讨会」。《城南旧事》德文版在德国出版,译者为苏珊妮?赫恩芬柯。

1998年

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颁赠「终身成就奖」,由李登辉颁奖。

1999年

获颁第二届五四奖「文学贡献奖」。《城南旧事》德文版获瑞士颁赠「蓝眼镜蛇奖」。

2000年

五月四日,中国文艺协会颁赠「荣誉文艺奖章」。五月十六日,《林海音作品集》十二册,及《穿过林间的海音——林海音影像回忆录》出版,由陈水扁主持新书发表会。十月,传记《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出版。十月,《城南旧事》出版四十年,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等学术单位,合办「林海音作品研讨会」。

2001年

十二月一日过世。[1]

展开

折叠详细简介

林海音,女,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随父母去台湾。曾先后就读于北林海音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 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在北京,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因此她的作品中具有浓厚的老北京味儿。

林海音的创作非常丰富,她将北京的生活点滴写成《城南旧事》一书,深得读者喜爱,被译成多种语言。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她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 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迄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做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等等;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爸爸的花儿落了》被选为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课文,《窃读记》被选为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迟到》被选为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并被选入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五年级上册。《冬阳▪童年▪骆驼队》被选为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1]

折叠编辑本段家庭生活

自幼在北京读书,长大后曾就读于女师,后进北京林海音和夏承楹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即进北京《世界日报》当记者,还曾当过编辑、图书馆馆员。这些职业提供了广泛的机会,使她能较深入地了解旧北京的社会风貌,为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她的成名之作小说《城南旧事》即取材于这段生活。1948年林海音同丈夫回到台湾后,即被刚创刊不久的《国语日报》聘为编辑。1951年《联合日报》创刊,她被任为《联合日报》副刊主编,她的丈夫为主笔。这一时期,她特别注意扶植和支持台湾的本土作家。如当时钟理和的稿子经常被退,林海音却常常使他的稿子重见天日。钟理和死后,林海音还替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雨》,接着他的长篇小说《笠山农场》也在《联合日报》副刊上连载了。在主编《联合日报》副刊时,林海音刊登了一首名叫《船》的诗,内容是叙述有一艘船在大海里飘了很久,最后漂到一个孤岛上,金银财宝慢慢用完了,于是陷在困苦之中。台湾当局认为这是影射蒋介石到台湾后的生活状况,把作者抓了起来。所以林海音也因此不能再编副刊了。但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

1957年《文星杂志》创刊,林海音任编辑,同时又担任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她创办和主编了《纯文学》月刊,直到1972年《纯文学》停刊后,她又独立负责纯文学出版社,出版《纯文学丛书》。

折叠编辑本段所获荣誉

林海音一身为台湾文坛牺牲奉献,1994年荣获“世界华文作家协会”及“亚华作家文艺基金会”颁赠“向资深华文作家致敬奖”;1998年获“世界华文作家大会”颁“终身成就奖”;1999年获颁第二届五四奖“文学贡献奖”。

折叠编辑本段家庭成员

父林焕文,台湾苗栗县人,祖籍广东蕉岭;母黄爱珍,台湾板桥人。

丈夫:夏承楹,两人于1939年5月13日在北平协和医院礼堂结婚。

林海音之女及女婿夏祖丽、张至璋

林海音的丈夫夏承楹,是位国际评论的翻译家,在40年代,他常以“陈迎”笔名在北京一家期刊上发表译文。他的译文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局,对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残酷暴行及其必然失败的命运,用含蓄隐晦的妙笔迂回点露,躲过敌伪检查人员的眼睛,给慧眼的读者从字里行间体会到坚持下去必获胜利的信心,从而受到人们的赞赏和传诵。

夏承楹的父亲夏枝巢老人是现代著名诗词家。有“四大公子”美誉的一个“公子”张伯驹,经常和枝巢老人往来吟咏。夏承楹的弟弟夏承楣及妻周蓉子,30年代是常在北京溜冰场上驰骋的运动名将,这一对青年夫妇在冰上翩翩起舞的照片,常出现于当年的各画刊上。林海音和夏承楹现在台湾仍从事文字写作生涯,祝愿他们能取得更丰硕的成果。现在台湾开放大陆探亲,不知他们是否有意回大陆看看,他们如能目睹今日北京城南的变化,将是很有意思的。[2]

折叠编辑本段相关事件

1976年11月4日,中文报业协会第九届年会在香港富丽华酒店开幕,林海音以台湾代表团团员的身份出席,并发表演讲。她后期从事儿童文学。

林海音的文学生涯发端甚早,始于北京,而这一切同她的家庭有密切的关系。林海音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林焕文是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早年受汉学的熏陶,后来又在“国语学校”师范部接受日本教育,精通日文,曾任教于台湾新埔公学,著名的日据时期的台湾作家吴浊流做过他的学生。后来林焕文远渡重洋到日本经商,在那里生下长女英子--林海音。以后又迁居北京,任邮政局课长。林焕文人缘好,又慷慨仗义,这对童年的林海音影响很大。

长大后林海音生活情趣广泛,不计牺牲,勇挑重担,慷慨助人,这些性格特点,可以说是承袭于父辈而发展于自身。由于父亲早逝,面对生活和社会的重压,林海音对社会的认识较之同龄人更成熟更深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她创作小说的动力和源泉。在北京时,林海音已开始了文学创作。1948年回到台湾后初期的一段时间,她撰写了一些杂文和散文,大约是在1951年,林海音才真正走上作家的道路。她的作品十分丰富,包括小说、散文、杂文、评论、儿童读物等多种体裁,而以小说创作为主。

林海音作为台湾老一代的作家,对台湾文学事业的贡献集中表现在小说创作、培育新人和兴办刊物三个方面。关于兴办刊物,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她除了担任新创办刊物的编辑外,还亲自创办《纯文学》月刊达五年之久,并以选择作品质量高而享誉文坛,推荐并发表了许多优秀作家的作品。后来又创办纯文学出版社,其宗旨与《纯文学》月刊相似,选书认真,注意质量,颇受读者欢迎,至今仍是台湾有影响的文学出版社之一。在培育新人方面,林海音可谓为培育台湾文坛的一代新人倾注了心血,功绩卓著。

60年代以来台湾涌现出的许多文坛新秀,多受她的提携和影响。这固然与她长期担任报刊编辑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出自对文学事业的热爱和对造就新人的热情。台湾知名作家钟理和的一生可概括为“生前笔耕,死后成名”,他默默笔耕一辈子,生前不为人们所知,而他的死后成名却应归功于包括林海音在内的几位知音。林海音在《一些回忆》一文中曾说起这件事。钟理和死后,其长子写信给林海音,请求她能帮助出版其父的著作。林海音一口承担下来,然后用募捐来的钱出版了钟理和的作品《雨》,这时距死者祭日仅有百日;而死者的另一本书《笠山农场》也在其周年祭时出版了,完成了死者的最终遗愿。林海音还如同当年扶植钟理和那样,以其在文学界的影响来提携钟铁民,使钟铁民逐渐成长为台湾小说界的后起之秀。钟氏父子从林海音那里受益良多,而身受这种恩泽的又何止钟氏父子呢?林海音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主要生活在北京,差不多整整30年。她的青少年时代的最美好时光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因此,她对北京很熟悉,对北京的感情十分深沉,在台湾也常称北京是她的“第二故乡”。也因此她的作品的故事背景多发生在北京,作者通过这些故事背景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风俗画和风景画,从中流露出作者对昔日生活的眷恋和缅怀,以及热爱国家民族的思想情感。1948年她回到台湾后,台湾的社会生活和乡土习俗又注入到她的生活积累当中,她也因此写了一些发生在台湾的人和事。总之,林海音的生活积累有两个来源:一个来自旧北京,一个来自台湾。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介绍

折叠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城南旧事》包括五个短篇小说,即《惠安馆》《我们看海去》林海音《城南旧事》《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影片通过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描写了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

林海音在《城南旧事》“后记”里说:“这几年来,我陆续的完成了这本书的这几篇。它们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写着它们的时候,人物却不断涌现在我的眼前,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小驴回老家的宋妈,不理我们小孩子的德先叔叔,椿树胡同的疯女人,井边的小伴侣,藏在草堆里的小偷。”仅从这个简单的人物罗列里就不难看出,作者虽然是书香门第出身的知识分子,但她小说里的人物却不局限于这个狭小的范围之内。她关心广大的社会,擅长描写形形色色的社会众生相。她小说里的人物大都是市民阶层的群相,而中心人物则是各种各样的妇女。她致力于刻画中国妇女的勤劳、贤达、温柔、善良的美德,更擅于表现她们心灵的桎梏和命运的悲剧。夸张一点说,她的每一篇小说都离不开妇女的悲剧。有人对此评价说:“她的写作大都是针对妇女问题。但她往往能从世界性妇女问题的症结,来思考今日台湾妇女的特殊遭遇,深度已达到超越女性的界限。如果把林海音看做老一辈女作家的灵魂性人物,那么可以说,由于时代潮流的限制,她们较少反叛性,她们的控诉和抗议是温和与微弱的。”

林海音的小说内容大抵是童年回忆中的“城南旧事”,小说中或深或浅含有自传的痕迹。但是它的境地并不是窄狭的,如同一切有成就的作家那样,她的小说是以小见大,从《城南旧事》可以窥见时代风云。因此,她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社会意义,对台湾文坛也有一定的影响。

 

林海音简介50字

林海音 - 人物简介

林海音(1918-2001),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以她的成就、她的为人、她的号召力,成为联接大陆与台湾文学之间的桥梁、中国与世界文坛的桥梁。她的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她的一生荣获众多文学奖项,1998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荣获“终身成就奖”。

扩展资料

林海音 - 生平介绍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她的的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3岁随父母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5岁举家迁居北京,在北京度过了童年与青年时期,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

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还曾当过编辑、图书馆馆员。这些职业提供了广泛的机会,使她能较深入地了解旧北京的社会风貌,为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她的成名之作小说《城南旧事》即取材于这段生活。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1年《联合日报》创刊,她被任为《联合日报》副刊主编,她的丈夫为主笔。

这一时期,她特别注意扶植和支持台湾的本土作家。如当时钟理和的稿子经常被退,林海音却常常使他的稿子重见天日。钟理和死后,林海音还替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雨》,接着他的长篇小说《笠山农场》也在《联合日报》副刊上连载了。在主编《联合日报》副刊时,林海音刊登了一首名叫《船》的诗,内容是叙述有一艘船在大海里飘了很久,最后飘到一个孤岛上,金银财宝慢慢用完了,于是陷在困苦之中。台湾当局认为这是影射蒋介石到台湾后的生活状况,把作者抓了起来,林海音也因此不能再编副刊了。

1957午《文星杂志》创刊,林海音任编辑,同时又担任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她创办和主编了《纯文学》月刊,直到1972年《纯文学》停刊后,她又独立负责纯文学出版社,出版《纯文学丛书》。1976年11月4日,中文报业协会第九届年会在香港富丽华酒店开幕,林海音以台湾代表团团员的身份出席,并发表演讲。她后期从事儿童文学。 到65岁,她突然宣布关掉出版社云游四海。

林海音的文学生涯发端甚早,始于北京,而这一切同她的家庭有密切的关系。林海音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林焕文是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早年受汉学的熏陶,后来又在“国语学校”师范部接受日本教育,精通日文,曾任教于台湾新埔公学。

著名的日据时期的台湾作家吴浊流做过他的学生。后来林焕文远渡重洋到日本经商,在那里生下长女英子——林海音。以后又迁居北京,任邮政局课长。林焕文人缘好,又慷慨仗义,这对童年的林海音影响很大。

长大后林海音生活情趣广泛,不计牺牲,勇挑重担,慷慨助人,这些性格特点,可以说是承袭于父辈而发展于自身。由于父亲早逝,面对生活和社会的重压,林海音对社会的认识较之同龄人更成熟更深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她创作小说的动力和源泉。

在北京时,林海音已开始了文学创作。1948年回到台湾后初期的一段时间,她撰写了一些杂文和散文,大约是在1951年,林海音才真正走上作家的道路。她的作品十分丰富,包括小说、散文、杂文、评论、儿童读物等多种体裁,而以小说创作为主。

林海音作为台湾老一代的作家,对台湾文学事业的贡献集中表现在小说创作、培育新人和兴办刊物三个方面。关于兴办刊物,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她除了担任新创办刊物的编辑外,还亲自创办《纯文学》月刊达五年之久,并以选择作品质量高而享誉文坛,推荐并发表了许多优秀作家的作品。后来又创办纯文学出版社,其宗旨与《纯文学》月刊相似,选书认真,注意质量,颇受读者欢迎,至今仍是台湾有影响的文学出版社之一。在培育新人方面,林海音可谓为培育台湾文坛的一代新人倾注了心血,功绩卓著。60年代以来台湾涌现出的许多文坛新秀,多受她的提携和影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林海音

有关林海音的简介 100字左右

林海音(1918年3月18日-2001年12月1日),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广东蕉岭,生于日本大阪,作家。

提出了“纯文学”的概念,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一生创作了多篇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产量十分可观。其中小说《城南旧事》(1960年)最为著名。

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1968-1995)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

扩展资料

林海音的父亲林焕文为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母林黄爱珍为台湾板桥人。林海音家中长女,下有二妹秀英、三妹燕珠、弟弟燕生、四妹燕瑛、五妹燕玢、么弟燕璋。

其父林焕文先生于1931年5月病逝于北京,享年44岁;1932年其四妹燕瑛(6岁)去世,么弟燕璋(3岁)去世 。

林海音在京期间,因工作之故,认识了一生的伴侣、《世界日报》编辑夏承楹,两人于1939年5月13日在北平协和医院礼堂结婚,为当时北平文化界盛事,婚后住进夏家永光寺街的大家庭。

1948年11月,林海音与夏承楹携三个孩子、母亲黄爱珍及弟弟燕生、妹妹燕玢返回故乡台湾。在台两人又生育了一个孩子 。1983年,林海音之母林黄爱珍女士于去世,享年81岁 ;

1988年8月在香港,林海音与分离37年、留在上海的三妹燕珠会面

欢迎 发表评论:

文章目录
    搜索